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儿科 > 小儿发热

小儿发热有哪几种类型

发表时间:2014-03-10     编辑:莆田盛兴医院   点击: 99次

  莆田盛兴医院儿科医师指出,在发热过程中,由于产热和散热这对矛盾不断发生变化,所以发热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:

  (1)前驱期:许多发热疾病可无此期症状。此期症状持续时间,木艮据发热疾病的具体情况而不同,主要表现:全身不适、疲倦乏力、腰背及四肢痛、头痛、食欲减退、精神不稳定、低热;有些发疹性疾病,在全身皮疹出现前,可有前驱疹,如麻疹前驱期时,口腔粘膜可出现费克氏斑。

  (2)体温上升期:此期的特点是产热多而散热少,因此产热占优势,故体温升高。致热原进入机体后改变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,使患者皮肤血管收缩,排汗减少,同时由于体内代谢增强,以及因寒冷感觉,而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,并使肌肉群收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。临床上表现为皮肤苍白、干燥、无汗、“鸡皮疙瘩”,触摸患儿皮肤有冷感;如发生寒战,预示将发生高热。

小儿发热有哪几种类型

  (3)高温持续期:此时体温已达高峰,本期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,体温调节中枢不断加强调节作用。由于散热过程开始增强,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,呼吸加强,开始排汗等,使体温不再继续升高。但这时由于体内仍受致热物质的不断刺激,产热并未降低,所以此期产热和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,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。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、呼吸加快加强、出汗等,此期出现高热可持续几小时(如疟疾)或数天(如肺炎),甚至几周以上(如伤寒)。

  (4)体温下降期:本期是发热的结尾。它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,体温恢复正常。由于机体的防御作用或采取了适当的治疗,使致热原在体内的作用逐渐消失或减弱,产热减少,同时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,散热仍处于较高水平,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,大量出汗,散热加强,于是体温开始下降,产热和散热终于恢复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。体温下降的方式,一般是渐退,即在几天之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(如伤寒);也有骤退的,即体温在十几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降到正常,甚至低于正常(如大叶性肺炎)。在体温下降时,由于大量出汗,丧失大量的体液,因此对于高热病人、小儿在使用退热药时,必须慎重,以防造成虚脱及其他并发症。

  因此,当婴幼儿发热过高时,应该采取积极措施,寻找发热原因,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。同时,应该采取物理降温、药物降温等对症处理措施。并且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,鼓励患儿多饮水,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、高维生素、高糖、高蛋白、低脂肪的饮食。

  以上是关于“小儿发热有哪几种类型”的介绍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。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情况,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客服,我们的在线客服会给您较专业,较详细的解答,或是拨打我们的24小时康覆热线0594-5566666,与医生一对一详解。

浏览过此文章的用户都非常满意
点击咨询     预约挂号
78%
22%

莆田盛兴医院坐落于莆田市秀屿区市政中心前,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,占地93亩,建筑面积13万㎡,开设床位1200张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