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儿科 > 新生儿疾病

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诊断

发表时间:2014-03-30     编辑:莆田盛兴医院   点击: 205次

   莆田盛兴医院儿科医生介绍说,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,也可能是病理性的,尽管都表现为黄疸,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。就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来说,是新生儿早期,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,除外各种致病因素,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到一定范围内的新生儿黄疸。

  盛兴医生告诉我们,新生儿生理性黄疸,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,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,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,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,易被破坏,胎儿出生后,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,约为成人的两倍;另一方面,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,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,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。推选阅读 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出现

 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-3天出现,皮肤呈浅黄色,巩膜(白眼珠)以蓝为主微带黄色,尿稍黄但不染尿布,第4-5天较黄,2-3周消退,检查肝功能正常、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。黄疸程度一般不深,皮肤颜色呈淡黄色,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,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,体温正常,食欲正常,大小便的颜色正常,生长发育正常。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/dl,但小于12mg/d1。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,父母即不必担心。

 

  早期新生儿约有50%~80%可出现生理性黄疸,但此期间有许多病理因素(包括溶血因素、感染因素、围产因素等)可引起病理性黄疸。因此对早期新生儿出现黄疸时,不能只依据血胆红素值,必须结合临床其他因素,作出正确的诊断。尤其是早产儿有病理因素存在时,血胆红素虽低于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,即可发生核黄疸。相反,对正常足月新生儿,虽血胆红素值超过生理正常值,但找不到其他病理因素,可能仍属于生理性黄疸。推选阅读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高危新生儿诊治急救平台

  以上是关于“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诊断”的介绍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个人病情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。其他疾病都要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是维护健康之木艮本。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情况,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客服,我们的在线客服会给您较专业,较详细的解答,或是拨打我们的24小时康覆热线0594-5566666,与医生一对一详解。

浏览过此文章的用户都非常满意
点击咨询     预约挂号
78%
22%

莆田盛兴医院坐落于莆田市秀屿区市政中心前,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,占地93亩,建筑面积13万㎡,开设床位1200张...[详细]